摄影 / 老崔
因可以“变废为宝”,垃圾焚烧发电成为备受推崇的处理方式。根据日前财政部公布的相关文件,垃圾焚烧发电补贴或将渐次退坡。而在“补贴取消后,70% 的收入来源断掉了,行业将重新洗牌”。
中短期内,发电电价补贴退坡已定调!“逐步减少新增项目纳入补贴范围的比例,引导通过垃圾处理费等市场化方式对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予以支持。”
上述定调源自财政部 10 月 18 日公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 8443 号建议的答复》(财建函〔2019〕61 号)。这份关于保障垃圾处理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建议的《答复》同时明确了拟对已有项目延续现有补贴政策。
下一步,财政部或将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政策进行调整,放开目录管理并由电网企业直接确认符合补贴要求的项目及应补贴金额。
盈利靠补贴?
作为国内生活垃圾最主流的处理方式,焚烧发电也是链条最成熟、规模最大的环保产业之一。过去 10 年,通过电价补贴、税收优惠大力扶持垃圾焚烧产业发展。
2006 年国家发改委将垃圾焚烧发电纳入生物质发电范畴,自此垃圾发电开始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发电既有可观的国家补贴,又可以拿到垃圾处理费,是一项利润十分可观的产业。”
按照 2012 年印发的《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吨垃圾上网电量不大于 280 度时可以享受国家 0.65 元 / 度的电价补贴政策,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
即垃圾焚烧发电电价 = 当地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 + 省级电网负担 + 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基金负担。
补贴引入后,垃圾焚烧的收入来源主要源自两大支柱:垃圾处理费与垃圾焚烧发电的上网电费收入。
一方面当地省级电网负担每千瓦时 0.1 元,电网企业由此增加的购电成本通过销售电价予以疏导; 另一方面则纳入全国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据业界人士透露,补贴已占到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总收入的 60%。
2019 年 4 月,生态环境部对超排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释放重大利好:采取核减电价补贴,限制享受增值税 “即征即退” 政策措施。
加之此前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已享受 “三免三减半” 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彼时税率已降至 15% 以下。至此,依靠垃圾发电补贴和处理费补贴,焚烧厂早已走向资本化运营道路。
补贴取消后出路在哪
随着产业成熟度不断提升,且中央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和地方财政环境治理的缺口不断扩大,扶持政策出现了退坡迹象。
面对即将到来的补贴“刹车”,不少企业开始担忧行业前景。垃圾焚烧电价补贴是行业投资回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于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的预期。
目前,北京的燃煤发电机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 0.3598 元。而上海、深圳、杭州等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政府补贴价格一般在 100-200 元之间。
根据权威媒体此前报道,北京每吨生活垃圾焚烧的社会成本接近 1095 元,而这样的价格远非当前政府向垃圾焚烧厂支付的 160 元 / t 的垃圾焚烧处理费价格。
垃圾焚烧属重资产行业,独特的公益属性也决定了项目收益水平有明显天花板。“有投标的焚烧厂说是 (垃圾处理费) 几十元一吨,实际 (焚烧厂) 是靠发电赚钱。”业界资深人士透露。
随着能源收益空间逐步收窄,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盈利处境愈发艰难。而在补贴不增加、环境效益收入愈发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处境可想而知。
若只取消国补项目净利率受影响绝对值接近 16.89%,此时多数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处于微利状态。但电价补贴全部取消时,则前述数值将超过 30%,这也将令多数企业处于低于基本盈利阶段。尤其对于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资本等长效资金,将降低其投入环保行业的意愿。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垃圾成分复杂,笼统地对垃圾焚烧发电进行补贴、片面强调 “发电” 这一后续增效环节,形成错误激励。
但无论补贴如何演变,对于垃圾焚烧发电而言考验才刚刚开始。“现有成绩主要靠单一要素拉动,对高质量服务的追求已经到来。”E20 环境平台董事长傅涛直言。原来靠资本和市场,未来更多靠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创新,精准投资、精益生产才是趋势所在。